原标题:这些年,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垃圾分类 正成时尚
场景再现
2018年11月6日上午,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十几位社区青年志愿者如约而至。这里是近两年他们每个月“碰头”的地方,切磋学习、资源共享,他们会将社区治理难题拿到这里议一议。
最近商议的,是社区正在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广垃圾分类。
偌大的上海,人流、车流、物流川流不息,垃圾分类工作千头万绪。青年志愿者们做了细致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来时,大家惊喜不已,欢呼着簇拥到总书记身边。
“在讨论什么?”总书记来到了长条桌前亲切问道。
大家争相介绍。
“生活垃圾你们都如何识别分类?”桌上摆着被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图表,还有几个垃圾桶模型。
有人为总书记简要讲解干垃圾、湿垃圾的分类,还有人拿树叶、塑料吸管等逐一举例。
“做好分类工作,让垃圾变废为宝。”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关注着这件事。”
掌声响起来。
站在他面前的,都是80后、90后。有的来自社区居委会,有的是附近的企业员工,还有社会组织负责人……一个个洋溢着青春朝气。他们热心社区事务,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
“你们利用什么时间开展这项活动?”
一个年轻人朗声答道:“用周末和下班的碎片化时间。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新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接过话题:“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他强调,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2018年岁末,“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这句话在互联网上刷屏。
习近平总书记来的那一天,上海瑞虹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磊也在现场。她笑着告诉记者,“总书记还给我们出了一道考题呢。”
这道考题,是上海1.3万多个居住区共同的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刚刚离沪,上海就行动起来了。这座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的特大城市,正在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路子。垃圾分类正是城市治理链条上的一环。抓紧抓实办好这件事,既要下绣花功夫,也要有系统观念。
由点及面,循序渐进。上海的生动实践,为全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累了经验。
绣花功夫
“把工作做细做实”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虹叶居民区,上海首个实施全员源头分类的居民区,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的市民驿站距离不远。
党总支书记王静华干活风风火火,她将楼小组长、党小组长、物业经理、保洁员请到一起,讨论垃圾分类推行难的症结。“一方面嫌麻烦,另一方面缺乏分类知识。”大家总结道。
迎难破局需要魄力,办好难事更要精细。按照上海市因地制宜、“一小区一方案”的办法,在如何布置垃圾房、如何设置垃圾投放时间等问题上,小区鼓励居民自行协商,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解题”中来……
带着社区特色的实施细则出炉了。宇泰景苑小区里,党员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上门指导。他们还守在小区垃圾投放点现场“教学”,风雨无阻。
也就短短十来天,志愿者们对前来倒垃圾的居民,从人均五六分钟的指导,缩减成了两个词:“欢迎”“再见”。壁挂式垃圾袋支架也应运而生,为“破袋”投放提供了方便。许多小区在投放时间外,还开设24小时垃圾箱。
2019年6月,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这一年的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率先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
经过几个月的引导和实践,整个城市已经行动起来。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家家户户分好类,再按时按点倾倒。社区志愿者“下岗”了。
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从倡议引导到有法可依,上海垃圾分类成绩单喜人:全市1.3万多个居住区,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的90%。
系统观念
“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记者走进市民驿站不远处的爱家豪庭小区。垃圾投放点设在小区一角。垃圾房喷了除味剂,旁边设有感应式洗手池。智能回收机操作简便,废弃衣物、纸箱等都能卖成钱。建筑垃圾也可预约投放。
社区将过去的垃圾箱存放处腾退出来,有的改造成停车位,有的改为“一米菜园”。年过七旬的小区居民俞美华穿着围裙正侍弄花草。她指着花池告诉记者,土壤下面有一层叫“织物层”,就是废弃扔掉的针织毛衣铺出来的。
花池旁有两个“湿垃圾密闭堆肥桶”。湿垃圾倒入桶中,一两个月就会转化成花草的肥料。这方绿意盎然的小天地不仅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也用“场景化”呈现的方式回答了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疑问:“回收垃圾有什么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上海认真对照、扎实落实。
科学管理日渐完善。上海用科技赋能管理,将垃圾分类纳入“一网统管”建设,通过大数据勾勒“垃圾分类地图”,投放信息积累形成数据池。
长效机制仍在摸索。在上海,中小学将垃圾分类作为“开学第一课”,党员干部将垃圾分类学习纳入必修课。从垃圾分类、投放,到运输、处理,在社会成本核算中引入市场化力量。
习惯养成,成效明显。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有的家庭因隔离只能由社区工作者上门收取垃圾。在他们封好口的大垃圾袋里,整齐码放着分好类的几个小垃圾袋。
2019年11月2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抓住垃圾分类等城市治理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体现了干一件成一件的务实作风。
由点到面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之江新语》的字里行间,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2016年12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垃圾分类。他深刻阐明了其重要意义:“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这件事总书记放在心上。
在北京市考察时,总书记鼓励老街坊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在内蒙古考察时,听说“村里新建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询问村民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一年产生多少垃圾……
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在全国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分类有法可依。
城镇、乡村,每一点改变,背后有无数份努力。据统计,全国已有200余个地级市启动垃圾分类工作,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7700多万个家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等被写入文中,垃圾分类工作在“十四五”时期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人民日报记者 刘士安 杜尚泽 王 洲)